老朱
10月15日,法国报亭上架的《世界报》的确特别醒目 : 特大号的中文字'中国,强国掘起'映入眼帘,绝不会让人熟视无睹,况且,编辑方针严肃,政治倾向靠近中左翼意识形态的《世界报》出个中国专刋,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媒事件',至于内容吧,必须得冷静下来好好阅读,研究研究才能发表一点浅薄的理解和评论,因为《世界报》忠实的读者群毕竟是法国社会的中上层人士,特别是那些读过书的文化人。春秋笔法是其记者们和专栏作家们的惯用手法。
这个《世界报中国特刋》的出现在华人圈里像厄玛飓风一样势不可挡 : 手机自媒体时代,随手拍摄的头版头条在朋友圈,在大的小的微信群里不断刷屏,一发,再发,又重发,没有群主出来谴责连续刷屏行为,爱国的行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吧!
星期六深夜,国内一位大众传媒权威人士发来微信下令 : 明早天未亮之前必须买一份,于是,我起早扑向报亭买了两份,5欧元。朋友圈和群里不断发酵, 真热闹,难得!没读报,或者没读懂,或者没有完全理解者,但又想抢风头,于是乎整出凭空设想的推论,没听到想听的立论和词语恼羞成怒,上纲上线,扣帽子,打棍子,满地开花,大小群里都是爱国战士的冲杀声,炎黄子孙的爱国之心肝胆相照,与岁月分秒共存。
百闻不如一见, 让我们按八版的顺序仔细瞧一瞧每篇的写作方式和内容 :
1. 相片 : 取自南非著名摄影师盖·帝利姆《捕捉北京》一书,表现的是首都生活的万花筒, 选择刋登的相片当然表现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只能是蜻蜓点水,以偏概全。
2. 社论 : 撰稿者,弗朗索瓦·布贡(François Bougon)在法新社工作十六年,其中驻京五年,现为《世界报》国际处副处长,主管亚洲事务。布贡的社论简明扼要,逻辑清析,阐述了《世界报》对中国当前政局、经济发展方向,国际关系取向和社会问题的解读。既不代表法国政府的观点,也不是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理论。用一面之词来形容《世界报》的观点恰如其份,绝无褒贬和夸张之意。社论的译文如下 :
“ 十年前,在北京正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际,政府给出租车司机发放录音磁带,为的是让他们尝试着掌握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到了2017年,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在学习汉语。在中国头号人物4月访问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期间,阿拉贝拉还给习近平用中文唱歌、背诗。这一‘成绩’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却具有象征意义,表明了一种反转效应,即我们已经进入中国世纪。
中国强势且有影响力地走过了“光荣30年”(1979年到2009年),如今可与超级大国美国相媲美。中国领导人希望“中国梦”跟美国梦具有同样的吸引力。习近平正在实现19世纪中国改良主义者的理想 : 一个大国,一支强大的军队和一个受尊重的国家。这一理想如今在外交方面表现为已经显现的战略雄心。
上世纪所采用的“韬光养晦”政策已经结束了,因为习近平想要一个昂首挺胸的中国。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于协定(TPP)被证明是碰巧送给习近平的礼物,恰好有利于他的“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规模巨大的基础施建计划。(上述为中国参考消息10月16日发表的翻译段落,下面是笔者补译的剩余段落 )。
在中国内部,现在已不是征服的年代,而是控制的时刻。习通过反腐一箭双雕,控制中国共产党,军队和民间社会。政治改革也再不是时机 : 习在10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将获得第二个五年任期。习与戈尔巴乔夫完全不同。鲁莽的律师和记者被关进了巴士底狱。对内关闭,坚持原则不妥协,对外推行扩张和自由交换。这就是习欲维持党领导一切的信条,以便在2021年,即其卸任的前一年,为党的百周年庆典盛会提供一个精美无比的生日礼物。
3.《习近平 - 红色皇帝》: 该文以西方记者特有的,直接了当的方法描述习近平的治党治国策略和实践措施,外交风范,发展国民经济的宏观方针和各种微观矫正措施。分析和结论无法贴上权威和官方标签,只能算是记者布莱斯·柏托菜蒂的个人观点。
4 《19大多博弈》: 解释19大的运作方式,预测19大的人事安排,一种惯例性的猜想和评论。
5. 《梁家河村树立其英雄形象》, 记者走了一趟习近平插队的梁家河村,叙述了其所见所闻,是否有添油加醋之处,只有笔者才知道。但是文内似乎没有夸张之处。
6. 《之江军 - 习家帮》, 勾画习近平的人脉网或者团队。信息是否有根有据,是作者的知识人格问题,但是,各国领导人都有其智囊团和贴身团队,一种非常正常的从政手段。
6. 《管辖下的经济》, 谈的是中国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作者从中国经济生活中的“怪事”作为切入点,得出的结论是 : 中国实施的经济政策是供应制
,不然也,中国在不同行业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供求两套经济机制全用,这点是一般西方人无法理解的,看来作者不是经济问题专家。
7. 《网络现场直播 : 年轻人的新式鸦片》。讲的是网络现场直播及其网红现象。网络直播左社交网络上的确不少,但绝不是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鸦片,标题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7.《互联网寒冬》。这篇文章是作者带着有色镜写的,政治上各种管辖因特网方式都提到了,就是忘了提两大重点 : 一,中国有关因特网的立法和法律的实施,二,与西方网络管理的比较。
8. 《环球时报 : 摆脱了自卑自封心理的发言人》,解释《环球时报》的爱国编辑方针。大凡有明确的编辑方针,必定会有异议,不必大惊小怪。
8. 《纽约 : 自由之地有批异议》, 豆腐块文章。《世界报》对西方人权斗士作个小姿态,不足挂齿。
9 . 《熊猫 : 爱心外交的杀手锏》。平铺直述熊猫外交史,但语调和述事方式颇带酸味,讽刺之意跃然纸上。
10. 《习加强了党的权力,国家的权力随之削弱》。汉学家塞巴斯蒂安·维格的访谈录,不过这位汉学家对中国的了解,分折水平有待提高。所谈内容让人感觉是从网上现拿的,不过,至今为止,法国还没出现研究过中国文化的杰出学者,也许是因为中国文化太深奥难懂的原因吧!
仔细读八版十篇文章之后,不难写下几点读后感,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
1. 《世界报 - 中国专刋》的思路很明确 : 中国当前政局现状,19大之际的政治'斗争',可能的人事变动和安排,换句话说,谁将是中国的掌权者,聚焦最高领导人物习近平,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和困惑之处,社会现象的个案描述和分析,最后搞点西方记者职业操守老一套 : 调查与反调查,把话语权也交给对中国现建制的持不同政见者。实际上,《世界报 - 中国专刊》所讲的内容均零散地见于网上,没有任何惊人的披露和爆料,报纸将零星的信息和资料集中起来,梳理而成为有逻辑性和内在联系的专刊。这个方法论与《世界报》所做的成百上千的专刋同出一辙。从形式上看,没有可以非议之处。
2. 《世界报》值19大开幕之前,出个中国专刋,主观上是为了抓住新闻良机,增加卖点,商业目的显而易见,做个中国专刊不能说是对中国不友好,一味诋毁中国,对中国现实感兴趣难道是坏事吗?
3. 从社论的调子来看,肯定中国业已强大是大前提。君不知,《世界报》做的专刊肯定与《人民日报》不一样,无论是立论,还是佐证。在《世界报》里不可能读到《环球时报》调子的文章,完全可以理解。另外,《世界报》没有拿那些吓人的,面面俱到的绝对数据值来表现中国的掘起,这也可能是该专刋颇受同胞脑火,从而抨击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强大是中华民族和芸芸众生的实在利益,既不靠老外直言不讳的,肉麻式的舔菊吹捧,也不怕渗入字里行间的妒嫉醋意。
4. 法国的政治评论者与中国记者文人的撰稿方式和逻辑推理不一样,中国的文风是先立论,然后列证据,而西方的学者是先陈述事实,然后提出盖然判断,这种盖然判断是开放式的结论,可供讨论和质疑。
5. 在法国,除了葬礼上的悼词之外,其它一切都是辩论和论战的对象。《世界报》自圆其说地整出一本中国专刋,权且把当作让法国人了解中国,对中国事务感兴趣的难得机会,此后,法国的有识之士们定会进行信息跟踪,形成独立的,可能中肯的概念和观点。
身正不怕影子歪!有理不在声高!君子不记小人之过!兼听则明!
- 登录 发表评论
- 1855 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