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试历程 – 走过法国精英教育的独木桥

竞试历程 – 走过法国精英教育的独木桥

文/金庄


导读
•    X-ULM的笔试
•    Centrale 的笔试和 Mines-Ponts的笔试
•    准备参加口试
•    Mines-Ponts的口试和高师的口试
•    综合理工的口试
•    Centrale 的口试
•    发榜录取
•    报到入学
•    同伴们的故事


文记载了作为家长陪伴孩子参加法国工程师大学校入学竞试 (Concours d’entrée aux Grandes Ecoles) 的全过程。儿子高中毕业于巴黎南郊一所颇有名气的天主教私立学校。由于高中阶段成绩不错,他被所有的名校预科录取。最后选择去了巴黎市中心拉丁区著名的公立L校预科,数学物理专业。两年预科(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魔鬼训练,每周课上课下学习六七十个小时,几乎没有假期。所有的付出,都要在大学校入学竞试中得到检验。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遛了。


为叙述方便,文中使用了口语略缩语 :

  • X:École polytechnique -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法国最著名的工程师学校,被认为是法国精英教育体制的顶端。每年法国国庆巴黎香街阅兵式的第一方阵由这个学校的一年级学生组成。
  • ULM: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享有国际盛誉,毕业生中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的比例全球第一。
  • Centrale:CentraleSupélec - 法国中央工艺电力学院,法国著名工程师学校。
  • Mines: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mines de Paris -国立高等巴黎矿业学院,法国著名工程师学校,坐落在巴黎市中心。
  • Ponts:École nationale des ponts et chaussées - 国立路桥学院,法国著名工程师学校。
  • BAC:法国高中毕业业士会考

X-ULM的笔试

2021年4月12日,第一天考试。早上8.00考场开门,要验健康证明,考试指南上写着,要早到。

这第一周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X)和四所高等师范学院联考。周一到周五,一共9场笔试。

我们7:15就从家里出发了。还在禁足期间,路上没有什么车,7:30就到了X校园的考场。排队的考生挺多,但开门后前进得很快。本来儿子可以住在校园内。他有个师兄,去年刚刚考上,一个人住一个房间,床底下有一个睡垫,拉出来可以留宿一个朋友。但是这几天他们军训刚刚结束,返校以后正是大放松大过节的状态。我们恐怕儿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受到打扰,休息不好。正好禁足期间,不会堵车,家里开车过去最多20分钟就到了。所以选择住在家里,中午借师兄的房间休息一下。

儿子5:30就起床了。据说醒来两个小时之后,大脑才处于正常的兴奋状态,这个时候才能清醒地去考试。儿子给自己安排的节奏就是每天早上5:30起床,稍微念一点书,吃完早餐去考场。到8:00拿到试卷的时候,正好进入深度的学习状态。这个节奏从20多天以前就开始了,一直持续,他要把自己的人体生物钟调整到和考试相对应的状态。

上午是数学A卷,X和里昂、萨克雷、雷恩高师统考卷儿,4个小时。

我中午做好饭给他送去。他说了,不能太油,不能大肉,以免下午犯困,西红柿酱意面就很好。12:00他从考场出来,把饭给他,去了师兄的宿舍。尽管晚上不住,但是中午的时候在那儿吃个饭休息一下,下午14:00继续考。

下午法语,X和雷恩高师联卷儿,4个小时。

儿子有几个高中同学,华人家庭,家长之间很熟。疫情以来很久没见了。正好孩子们一起考试,我们三个家长约着提前在去停车场聊天儿。我大概是16:40到了,看到一个孩子已经从考场出来了,站在路边等他的父亲。考试18点结束,这个孩子提前一个半小时出来了,我很吃惊。

我当时就想到,之前在L校预科开家长交流会的时候,有家长已经讲过类似的经历。孩子在外省参加考试,就发现从L预科出来的考生有和其他的考生不一样的地方,L校的考生一定拼到底,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放弃。因为一般来说,考卷的设计是让考生做不完的。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孩子,提前交卷走人,放弃了。这个家长就强调,L预科的学生中,基本上不发生这种情况。今天我也算是亲历了,亲眼看到。

等儿子出来,我就问他,今天这个卷子做得完吗?他说我做不完,还有很多事情,很多的话我可以写。这是法文考试,通常认为,内容丰富的长篇大论总是好一点,至少要让判卷的考官觉得态度是认真的吧。

4月13日第二天,上午X自考的数学B卷,下午是X自考的工程物理,都是4小时。

早上仍然是同样的节奏。有了经验,比头一天要轻松许多,在家多待几分钟,8点15分到考场就可以了。头天回家以后,一晚上他不怎么说话。我感觉他考的还不错。中午也一样,我送饭,每天的午饭都是番茄酱意大利粉,他要求的。下午接他的时候,他出考场后并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和一个同学在马路边儿比比划划。他讲了很多,好像情绪还比较激动。后来他对我说出今天这张卷子的人,完全是疯子。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卷子不太好弄。我注意到,很多考生都穿着印有学校甚至班级名称的统一服装,尤其那些著名预科班的孩子们。儿子也穿了一件,说穿着这个L学校的衣服去,镇镇别人。

第三天,上午是X和四个高师的统考物理卷儿,4小时,下午4小时英语,X和雷恩高师联卷儿。

我们晚上不主动和他讨论考试的事,只是让他睡觉。他很早就上床,其实睡得非常轻,精神非常紧张。早上5:30起床,然后稍微看看当天考试科目的教材或笔记,帮助自己进入状态。每每说不要去想已经考过的,但根本做不到。总是在盘算,这个题这个考试大概能得多少分,什么地方考的不好,翻来覆去。我们心里也很不踏实,尽管有很多问题,但不敢问。早晚的接送,几乎成了唯一能够交流的窗口。

中午他的胃口也不太好,绷紧的神经无法很快放松。考场提供食堂。食堂不仅对考生开放,其他在校学生,还有老师一起在食堂用餐,一起排队。考生是没有地方休息的。如果天气不好下雨,只能在校园里自己想办法。儿子每天中午可以在师兄的房间里休息,安静暖和避风挡雨,帮助他下午有一个良好的状态。也有很多考生在附近租了房子,中午就可以回去休息。X校园在山坡上,如果每天坐地铁到那儿,到巴雷索,下车从山下爬上去,300个台阶,到考场已经气喘吁吁了。

第四天上午,非常有名ULM自考的数学D卷,6个小时,从早上8点考到下午2点。下午是计算机B卷,X和里昂 (Lyon)、萨克雷 (Paris Saclay)、雷恩 (Rennes) 三个高师统考。


具有传奇色彩的数学D卷是巴黎高师(ULM)为自己的招考设计的,出奇的难。考题的设计想法经常来自很新的研究结果,变通一下。许多考生可能题目都看不明白,一半考生几乎交白卷儿。对巴黎高师不感兴趣或望而却步的考生,不去参加这个考试。还有很多考生早上进考场看看,如果觉得意思不大,很快就会交卷走人,不白白耗那六个小时。一般年份的统计,40%的注册考生最后放弃考试,试卷平均分经常是2-3分(20分制)。我们做了准备,估计儿子会早早交卷。因为这个卷子只有ULM计分,而ULM并不是他最心仪的学校。他也说如果做不下去了,不耽误时间,提前交卷。我就一直等着电话,等着去接他。结果电话一直也没来。下午两点钟,他出来以后还挺开心,说今天这个卷子居然答得不错,不觉得很难,一步步做下来了。

吃了点儿东西休息了一会儿,又去考了两个小时的计算机B卷儿。他参加数学物理工程科的竞试,考计算机B卷儿。他觉得这个卷子很难,自认为考的不好,很不开心,很失望。

最后一天,星期五,只有上午半天,数学c卷,4小时。里昂、雷恩和巴黎萨克雷三所高师的统考数学卷子。

这一天很多考生已经不去了,或者他们对高师不感兴趣,或者觉得考不上。儿子不想去高师。他参加高师笔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口试的机会。他要去参加口试,为了他去考X的口试积累经验。正常的年份,X的口试允许其他低年级的同学旁听。去年2020因为疫情,只考了一个小的口试,不允许旁听。因此对于儿子和他的同学们,这个口试到底是什么情况,没有任何真实直观的概念。有一些复读第三年的考生,参加过经历过,算有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儿子希望在考综合理工的口试之前,能得到其他的口试来练练手。因此星期五他去考了数学C卷儿。他说的确这个卷子,相对其他几个数学卷子还是比较容易的。


Centrale 的笔试和 Mines-Ponts的笔试

休息了一个长周末,第二周的笔试从周二4月20日开始,巴黎中央工艺电力学院(Centrale)和各地的中央工艺学院联考,4天8场,每场4小时。两场数学,两场物理化学,写作,英语,计算机,工程科学。

今年的考场在巴黎市内凡尔赛门的展览中心。儿子上学住的地方,离这个展览中心并不是很远。大概从走出房间,到展览中心考场的门口需要30分钟左右。一趟地铁直达,不用换车。那是一个天主教会办的学舍,博学学舍,一共有100多个学生住宿。这个学舍只收巴黎公立L校,H校和SL校预科班的在读男生。一幢楼大概六七层,每层有个楼长,一般是从巴黎综合理工(X)或巴黎高师(ULM)出来的在读的高年级硕士博士生。学舍管吃管住,里面还有篮球场,健身房,钢琴室,有洗衣房,有打台球看电视的厅,还有好几个自习或者讨论用的教室。博学学舍紧挨着卢森堡公园的西墙,环境一流。那几个学校都在卢森堡公园的东侧。穿过公园走路上学15分钟。中午下课回宿舍吃午饭,再去上学,避免在学校食堂排队。而且学舍的伙食一流,味美量足,对于我们这样的家长,这点有巨大的吸引力。

尽管从学舍到凡尔赛门的考场很方便,我们还是租了个酒店。从酒店到考场的座位,算上展览馆内一段不短的路程,只需走路七八分钟,而且完全可控,没有公共交通可能带来的意外,不用着急了。中午也可以安静踏实地回酒店闭目蓄神,休息一下。

今年是新冠疫情期间,考场一直定不下来。根据以前的情况分析,我们认为极有可能是凡尔赛门或是巴黎北郊的展览馆。考试日期定下来正式发布以后,我们马上在两边都定了酒店。等到考场公布,把北边的酒店再退掉。凡尔赛门这个考场,对我们还有一个好处,离孩子妈妈上班的地方很近。所以他妈妈那一个星期都去上班。中午帮儿子提前买好午餐,如果需要其他的帮助也相对方便容易。但是住酒店有一个可能出的问题,早上如果闹钟不响怎么办?因此,我们商定每天早上六点一刻给儿子打电话叫早,保证他起床。

周一下午送儿子去酒店的时候, 发现酒店已经客满了。电梯门打开,里面母女二人,女孩子的手里面就抱着一本数学物理的复习书,一看也是来参加考试的。安顿下来和儿子一起走去了考场,熟悉一下路和环境,保证第二天不发生任何问题。

第二天开考,上午数学1卷,下午写作。晚上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感觉儿子上午没有考得太好。他可能有点轻敌,认为他已经把最难的X-UL M考过去了,Centrale的考试不会那么难。据说这个考试题目的难度上,尤其是数学,确实不如X-ULM。但是题量非常大,比较繁琐不让人舒服的计算题,需要有非常快非常熟练的技巧找出结果,否则是做不完考卷的。由此看来,对于考生的素质,对于知识掌握方面的要求,各个学校的侧重并不一样。

每天我们就是早上打个电话,保证他起床。中午他妈妈去见他一下,聊几句,保证有可口的热饭。晚上去酒店里面帮他收拾整理一下,洗洗碗,脏的东西拿走。由于他晚上不回家,一个星期几乎没有交流,更不知道考的怎么样。


第三周是巴黎矿业学院(Mines de Paris)路桥学院(Ponts et Chaussées)电讯学院(Télécom de Paris)和其他的一些工程师名校的联考。今年4天9场,平均每场三小时。以往的年份,这个考试是三天。每天考三门。搞得考生身心疲惫,好像一天一个马拉松。今年改成四天,基本上每天两门,考生们比较容易承受,家长们感恩欢呼。希望这个日程不是抗疫特例,能够延续下去。

今年的考场,也是在凡尔赛门的展览中心。和前一周一样,租好了酒店,同样的安排同样的服务。

这是儿子参加的最后一周的笔试。后面还有一周的笔试,是排名没有那么靠前的更普通的工程师学校联考。儿子今年第一次参加竞试,对这些学校不屑一顾,没有报名。这样能有一周的休息时间。如果复读一年,第二年再来竞试,为了保证最后有一个学校录取,参加这个第四周的联考就是必须的。

参加笔试是要付报名费的。X的报名费是120欧元,将来如果被录取参加口试再交120欧元。四个高师免报名费。

Centrale的联考,有十几个学校,每报一个学校120块钱。Mines-Ponts等等十几个学校联考,报名费一共300多欧元,交了之后,十几个学校都可以选。从报名收费的五花八门就可以看出,这些学校实在是自由主义,自成系统,各自为战。但是苦了考生和家长,每个联考,报名规则不一样,获取准考证的方式不一样,考试规则不一样,注意事项也不一样,比如有的要考生自己准备草稿纸,有的是统一发固定张数的草稿纸,有的允许计算器,有的禁止,等等。每个联考之前,我们都把这些规则和注意事项找来,好好读一遍。

三周28场笔试考完,精神还是处在很紧张的状态。他不断地在算分,尽管自己也说算分没有用。算来算去,只能凭感觉算自己的分数。这是竞试,关键是和其他考生的比较,很难判断是水涨船高还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他说数学D卷儿答得不错,因此有可能录取巴黎高师的口试,超出了他的预期。总体来看,他对第三周Mines-Ponds的笔试,还算比较认可,觉得自己发挥正常。


准备参加口试

一个星期以后,儿子又回到L学校,一边等笔试结果,一边继续上课准备口试。这段时间只有上午半天的课,下午自己复习准备,相比以前轻松了许多。从两年预科的平时成绩来看,儿子的口试成绩稍逊笔试。不过到底应该怎么提高,好像也没有一定的诀窍。在L学校和博学学舍,一直都有口试训练,就是一对一的质疑讨论。不过在考生们看来,口试的标准很模糊,似乎没有一定之规,所以大家心里没有底。但是统计结果还是说明问题的,那些有名气的预科班,口试淘汰率就是低不少。

6月2号,ULM的口试通知下来了,儿子在榜。6月5号,X的口试录取通知书到了。9号,Centrale的也到了。最后13号是矿院和路桥学院的。儿子在几个笔试里面都考出了比较好的成绩,被所有的学校录取口试。不过这个时候,高师和X的笔试分数是不知道的,考完口试以后,笔试成绩还要记入总分。各个学校规定的权重不一样,比如X,笔试成绩占三分之一,ULM四分之一,里昂高师一半多一点... 所以说,笔试考完,只是小头,更重要的还在后面,口试是一个全新的竞试。

尽管被录取口试,也可以不去参加。有些牛人,只参加高师或X的口试。参加口试,要拿正式通知书。各个联考各个学校不一样,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情。某些学校要去网站,提前多少天多少小时要下载,需要怎样的注册手续,某一门考试又要和别的学校联考,因此又有特殊要求,规定时间要去特定网站注册,等等。Centrale,要求本人亲自到学校去取,届时还照了一张标准相,直接印在了准考证上。也有的学校要求你准时去到网站上更新...。各个日期也非常不统一,各个学校的网站也很混乱。我就把各个学校的各个考试的注意事项找来,又全部仔细读了一遍,做了一个日期表,列上每天要做的事情,以避免出现重大的失误。

口试的日程安排,儿子觉得很满意。第一周是Mines-Ponts的口试,他觉得这个可能相对比较简单,安排在第一周容易适应,第二周是四个高师的,包括最有传奇色彩的ULM的数学口试。第三周是X,这个是他最向往的学校,他首先的目标。第四周是Centrale的口试。

后两个星期,就是X和Centrale的口试,7月5号周一在X校园开始, 6号周二轮空,一天没有考试。从7号上午去X学校医务室体检,到7月16日连续10天,包括中间一个周末,也包括7月14号的法国国庆节公共假日,每天都有口试,大部分两场,每场平均一个小时。要提前到,经常要排队,等着前面的考试结束。语言考试资料分析考试还有准备和答辩两部分,时间还要更长一些。10天连轴转这个强度是惊人的,对考生的体力毅力心理是巨大的考验。


Mines-Ponts的口试和高师的口试

6月24号星期四,口试第一天,Mines-Ponts联考。儿子的考场在巴黎电讯学院 (Télécom Paris -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 ,联考学校之一,在巴黎南郊的萨克雷高地上。第一天上午是物理,下午是法文。第二天上午数学下午英语。还有一个综合小论文的答辩,排在7月14号,在巴黎市内的巴黎技术学院。这第一周,只有两天考试,他就住在家里。我早上送他去,等着他考一个小时,然后接他回家,中午在家吃饭。他考完评价这些考官,说他们都比较客气有礼,并不刁难学生。他觉得考的还还可以,不是十分难。


第二周是四个高师的联考。其中法语和英语的考试是和X一起考的,排在第三周X考场。其他都在ULM的考场。巴黎高等师范学院(ULM)和里昂高师各有一个自考数学口试。外加四个高师统考的一场数学口试。ULM自考物理,其他三个学校统考物理。有一个小论文答辩,四个高师统考。高师非常看重数学和物理,口试的权重相当高。ULM数学物理自考口试卷儿的权重比其他所有各科口笔试加起来都高。换句话说,这两门口试考好了,其他无所谓了。ULM的数学自考颇具传奇色彩,相当难。据说,给考生一个题,经常是云里雾里听不懂看不懂,或者是貌似简单,但是考试过程中,考官和考生的讨论也会不拘一格,发挥到没有边儿。所以这个口试,在考生中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而且经历过的考生不多,更增加了神秘的刺激感。据说很多情况下,考生在那儿是受虐一个多小时,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考完了。儿子把这个口试作为练手。他说不管是什么情况,练练兵,是个实战经验。况且经历一次,长长见识,不枉预科两年。日期也不错,排在了X的口试之前。

这个星期考场是ULM校内,儿子也就回到卢森堡公园旁的博学学舍住下。走路去考场,中午回学舍吃饭。我们不需要插手,当然更不敢多嘴,完全由他自己去组织。我只是提醒他,不能太紧张,要注意休息。关键是要保证下个星期良好的状态应付X的口试。三个星期高度亢奋高度紧张是很累的,无法持续,一定要有所侧重有所专注,从另一个角度说,要有所放弃。

考了一个星期,6月28号星期一到7月3号星期六。从后来他的只言片语来推测,他考的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ULM的数学,物理也是很一般。但是他也不那么在意,一直说要养精蓄锐,不能过早进入状态,过早疲倦。关键还是下一周的X。

他觉得最逗最有意思的是里昂高师的数学自考。他和考官讨论了半天,结果总是不好。突然,考官发现出题抄黑板的时候,抄错了一个符号变量,结果当然就是没有结果。当时他们没辙,都已经讨论一个小时了,到点了。考官因此草草收场,说你看我们也讨论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发现了这个错误,今天就到这里了。儿子觉得这个考试不能给他一个太差的成绩,尽管什么都没做出来,但毕竟不是他的错误。


综合理工的口试

7月5日,X第一场口试是物理,时间50分钟。考试15点50分开始,按要求提前50分钟到。这样安排,如果有一个考生不来,下一个可以顺补上去。他说考的不错。因为在他推理的过程中,考官认为他推理的路径不好,不会有结果。但是他坚持己见,最后推出了一个相当漂亮的物理结果。考官似乎也很开心。

X的口试,大部分科目的平均分都是11到12分,每年如此。考生的策略,就是每一门考试都不能考太砸,要拿到平均分。然后在数学物理几场中,要有一门出彩儿,得高分,让总分上去。当然,如果一门考砸了,并不一定被淘汰,需要有其它成绩来补上。

7月6号星期二儿子轮空一天,没有考试。但是这天他发现,头一天考物理时的推理过程是有错误的,当时考官好像没有看出来,没有指出他的错误。他觉得,问题不应该很大,因为他最后的结果还是非常漂亮的,可以推出来,而且物理意义很好,他也解释得很清楚。不管怎样,发现了这个瑕疵,他心里开始打鼓。

7月7号是星期三,上午去做体检。这是综合理工特别的地方,因为是个军事学校。不能说学校是军事化管理,但入校就入伍,学生都是现役军官。

下午是科学资料的阅读口试。给几篇论文,准备一下,然后出个题讨论。他考完说,没能在其中找出来太明显的头绪,没有找到一个条很好的主线。最后稀里糊涂下来了,他对自己不满意。

星期四上午是化学。对他们数学物理专业的考生,化学是个小科,权重不高。考试之前,他们对这门课很不重视。为了不完全考砸,考试之前大概花了一天,四到八个小时的时间,把两年的化学课复习了一遍,基本上他的同学都是这么干的。考下来,他觉得不错,说考到的东西好像都是预科第一年学过的,与第二年没有关系,能知道能答上的都答上了。


星期四下午,第一场数学口试。他认为这场数学考得非常不好。首先觉得那个考官待人冷漠,说话比较冲,批评比较尖锐,他心理上很难接受。几乎整个口试他都感觉不好,但在最后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思路,考官轻蔑地认为完全做不过去,结果他做过去了,得到了想要得到的结果。他说这个时候,考官显得比较吃惊,大概是因为看到了没有预料到的结论。第二天一早,儿子跟我说,晚上反复地想了一下,昨天的那个推理,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错误,当时考官没有提出来,是不是影响打分就难说了。我问他,考官什么时候打分呢?他说,在进考场之前考官曾让他等三分钟,因为要先给上一个考生打分。所以应该是口试完了立即打分。这也逻辑,当场的讨论,当时的感觉,考官不会后来再去琢磨的,而且也不可能再琢磨清楚。一天有好几场紧张的口试讨论,谁也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口试不像笔试,没有办法回头来检验,只是当时的感觉,现场的评判。因此考生就要随机应变,和考官讨论,不对不一定要紧,但是思想,思路,推理,随机应变的能力,讨论问题的能力,恐怕相对于把考题做的多么完整正确,这些方面甚至是更重要的。

7月9号,体育考试,这也是X和其他所有学校不同的地方。在X,体育运动是整个在校期间几乎最重的科目。首先是残酷的军训,然后每周有六小时的体育课。学生不是按照学习的专业,而是按照参与的体育活动来组织的。他们有十几个大的体育方向,比如打排球的同学,同年级的住在一起,是学校的基层小团体。打拳击的,住在一起。还有一起骑马的等等。入学考试的时候要考体育。一般的年份,三项,百米短跑,一千米中长跑,50米游泳。今年疫情,取消了游泳项目。体育是唯一考完就能知道成绩的科目。测试成绩出来,考试分数就知道了。

天气很冷,阴乎乎有点风。走之前我给他带了点儿吃的,嘱咐他两项测试中间,要喝点儿水,要把这个甜的能量棒吃了。而且不管感觉是冷是热,穿上外衣捂着,不要受凉,保证下一场还有好的体能状态。结果他在两次运动之间,光顾着和朋友们聊天,带的东西没有吃,衣服也没有穿上。跑一千米的时候,他一开始跑的非常好,六七百米后,突然觉得开始失温,有点虚脱低血糖的状况,因此最后的三四百米是咬着牙,一再告诫自己不能倒下,以比较慢的速度跑到了终点。他自己不满意,但是说幸亏没有摔倒,坚持跑下来了。我不是专业运动员,但是也有所经历,打篮球出了汗,休息时如果不捂着,身上凉了,这时候想让身体热起来,再次进入运动状态,经常是困难的事。

这天,所有排在这一周口试的考生,大概有两百多个,都一起来考体育。因此儿子就碰到了几个同学。之前是单独口试,几乎碰不到同学。高中同学N,百米0分,一千米5分,平均2.5分。这个2.5分,让他将将过了2分及格线。如果不及格,就需要一个特别委员会开会,决定这个考生是不是可以被录取。N同学的体育其实并不差,他是跆拳道黑带高手,攀岩水平也很不错。儿子百米8分,1000米10分,平均是9分。这个成绩很不坏,据说体育考试平均分是6分多,尽管这几年每年都有一点提高。

7月10号是星期六。觉得前几天考得不好,儿子今天有点毛了,憋着劲儿要考好。可是上午又一场数学考完,仍然觉得不好。他说考试刚刚开始,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了,就说错两句话。他没有说具体是什么,但看得出他非常自责。他说考官很吃惊,尽管他马上就找回来了,但是害怕因为这个拉低了分数。这个时候他突然很严肃地对我说,这样不行,我还有两场,一场是英语,一场是法文。我一定要在英语和法文上找回来。尽管英语和法文在考试中的权重比较低,但是我必须拿到高分。英语法语算是他的强项,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他每年至少一次去英语国家语言实习一两周,住在当地人家里,打了英语的底子。他的法文成绩尤其突出。高二时法国高中毕业业士法文考试,他的笔试口试都是满分20分。18分就是特别好的分数了,单科20分难上加难。他两个满分,大概运气太好,两次都对上了判卷老师的胃口。

当天下午考英语,他抽到的题目是关于中国互联网电商发展的。他以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自如地和两个考官好好地讨论了一番。自己对这场英语还是满意的。最后一天法文,送他去考场的路上我随便问,考法文的有范围吗,考什么呀?他说没有什么范围,只有一个主题。几百年以来所有的法文文献包括现代法语任何一个作者的作品,都可以拿来考,没有办法全面复习。他抽到了一个以前不知道的当代作家。但是他考的还是不错,因为他恰如其分地引用了一些历史名人的名言,而且他对这些言论的出处和这些名人也有了解,和考官再继续讨论的时候,他回答得也不错。

至此,X的口试全部结束。他最后的结论是,如果我被录取,那就是因为我的英语和法语。他说简直想不到,我上了两年数学预科,最后如果上X,居然还要靠英语和法语成绩。当然,考生的个人感觉是否和考官的评判一致,自我估计的分数是否准确,对绝大部分经历过的人来说,回答都是否定的。


Centrale 的口试

7月11日X考完法语。7月12日星期一,中央工艺电力大学(Centrale)的口试开始。下午第一门是物理化学实验,考场在萨克雷高地的高等光学院 (SupOptique - École Supérieure d'Optique) 。考试的时候,一间实验室里有两个考生做实验,题目是不一样的。他旁边是个女孩子。考试开始不久,也许是过于紧张,女孩子开始哭,几乎一直哭了整场考试。儿子挺尴尬的,不能也不敢去问她,去安慰她。这是考试,不允许和其他考生交流。大概在考到一半的时候,儿子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剩下一个半小时,他觉得时间挺富裕。过了一会儿,他又抬头看了一下钟,还是剩下一个半小时。这下坏了,他吓慌了。钟停了,但是不知道,第一次看钟时,是刚刚停,还是已经停了很长时间。他因此不知道到底还剩多少时间。赶紧把监考官叫来,换了一个钟,把时间调对,还剩下大概50分钟。也就是说,他第一次看钟的时候,尽管钟停了,但是刚停没多久,真是虚惊一场。

7月13号星期二,数学一卷,30分钟。他说那个考官简直太糟糕了,表情冰冷,不好交流。题目也不给力,是一道非常复杂的计算题,到最后也没有算出个所以然来。下午是物理化学一卷。也是30分钟。

7月14号,法国国庆,香街阅兵,全国放假。但是口试继续。这一天他小论文答辩,考场在巴黎十六区塞纳河边的巴黎技术学院 (IUT de Paris) 。由于阅兵庆典,巴黎多处有交通管制,头天晚上提前看好了路线,避免到时堵车而没有应对的法子。小论文是关于陀螺仪,以及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一篇论文,有两场答辩,一场是几个高师联考,一场是Centrale-Mines-Ponts 联考。今天这场他认为基本上答得不错。但是考官最后问了个问题,某种仪器在具体的工程队里大家怎么称呼,他答不出来。



7月15号上午,考了物理化学的第二场口试。这一天儿子脑袋里并不完全关注考试,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X的口试,已经全部结束好几天了。预定在这个星期四15号的中午12点,X公布考生的成绩。不是是否录取,只是网上可以查分了。X历年竞试,每个科目的平均分都在11/12分上下,录取分数线每年大致是固定的,加权平均12分,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原定中午12点,结果12点没有发布。下午继续考英语,肯定心不在焉,英语考完,分数还是没有发布。考生们心情烦躁,互相打电话发牢骚骂街。一直等到晚上19点,分数终于出来。儿子拿到他的分数,输入早就写好的加权算式得到总分,然后长啸一声,声音巨大,持续数秒。夏天的傍晚,家里门窗大开,不知邻居们听到是什么感受。他大喊一声,好似一块石头落地。加权平均分13分,超出历年的录取分数线相当一截,肯定被录取了。尽管认为自己考得非常不理想,毕竟还是得到了这个分数,终于能长吐一口气,终于要去X了。

明天还有最后一场数学口试,Centrale数学二卷。他说明天我可以不去了。我说反正就是最后一场了,你也无所谓了,你早上过去,考完以后就彻底结束。当然,今天晚上就不必准备复习了,可以大打网络游戏了。第二天,他轻松愉快地去Centrale考了最后一场。考完了告诉我,把考题完完整整做完了,考官问的几个问题,也全答了,觉得考得很完满。

口试终于结束了。算下来一共是26场口试,平均每场一个小时。我对他说,你见了26个不同的考官,等于参加了26场不同的面试。我一辈子也没有参加过26场面试。这个经历对你来讲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历练,珍贵的人生财富,不管结果是什么。

考试阶段画上句号,三个星期26场笔试,加上四个星期26场口试,下面就是填志愿等录取通知了。


发榜录取

分数很快就都公布了。儿子的情况很明朗,X通知录取,ULM没有录取,里昂高师,萨克雷高师,雷恩高师都录取了。Centrale和Mines的成绩排名也绝对有录取的保证。所以填志愿很简单,第一志愿以后统统没有意义。

具体的成绩,有瑕疵的X的物理口试,他当时感觉很好,确实发挥的不错,是17.5分。他感觉不好的数学第一场口试,在与考官的交流中,从一个考官认为不太可行的办法得到了结果,尽管他后来发现是错误的,但是当场考官没有发现问题,14分。数学二卷,他认为发挥的还行,只有11分。法语他觉得不错,13分,英语他认为非常好,14分。化学感觉不错,只有11分。总体来看,他还是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就是说基本上每一门拿到一个平均分,12分上下,然后有一门突出。他这突出的一门就是物理口试,权重20。

成绩下来回头看,一个很重要也是过来人反复强调的结论就是,考完以后自己给自己打分是完全不靠谱的。考试成绩不仅仅是考生答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考生相对于其他人的水平。似乎每一门考试的平均分中线都在11/12分之间。如果考生的表现高于一般的中线水平,12分以上。如果表现低于这个中线,12分以下。如果题目简单大家都发挥得好,不是说就都是高分。如果题目很难,大家都考砸,中间水平的那个人,也是12分。超过他,就12分以上。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没有正式的文件支持。

另一个被证实的传言是,考官更喜欢敢于提出自己想法并坚持的考生,讨论的过程很重要。他两场与考官有点儿对着干的口试,尽管推理不是尽善尽美,甚至有错误,仍然得到了比较好的分数。

Centrale最后一门数学口试,儿子是在知道X的成绩,确信已经被X录取了之后去考的。心态非常放松,没有任何压力,溜溜达达去玩儿了一把。结果他这门数学口试得到了满分20分。据后来的考试报告的统计,这个科目全国只有28人得到了20分。是蒙的,或者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发挥了真实水平,只有天知道了。

里昂高师数学口试的时候,考官在出题的时候抄错了一个符号,他们讨论半天,最后没有什么结论。给了他一个平均分,12分。ULM的数学和物理口试,这两个最重要的口试他没有考好,数学9分,物理8分。在他的计划中这是为了X的口试做准备提供经验教训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没考好,没有上线。好在X考上了,所以这个练兵的计划就可以拿来吹牛了。

ULM数学自考笔试,15.5分,全法第50名左右。这个笔试的平均成绩不到3分,据说很多考生是0分。对于高中以前从来没有在数学上专门下功夫的他来讲,这是他得意之作,自己认为超水平发挥,甚至想调出卷子裱好挂起来。要知道,他的L校预科,数学天才云集,那种震撼和恐怖,没有经历过是无法想象的。网上经常有人说到北大数学学院,列为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看样子全世界的数学牛人都有共性。


报到入学

去X上学,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入学准备,家长也没有什么压力,不用操心找房子等等。8月27号去学校报到,大概是最早报到入学的学校。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隶属法国国防部,通过竞试入学的法国籍学生,入学即入伍,要和军队签合同,四年上学期间,准尉军衔,算军龄。学校提供单人宿舍,有食堂,每月还有军人补贴,几百块钱,加上房屋补贴就餐补贴等等。法国大众的心目中,X是法国精英教育体系的顶端,最强大脑的汇聚之地。但是学校并不是无目的地培养学生,目的也不是让学生可以德智体全面发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个自由而有用的人,或类似的我们头脑中的习惯认知。录取通知书上写得很清楚,X的毕业生,要能够为法兰西的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及未来担负起最重要的责任。用中国的话讲,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

所以就能够理解,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视体育活动。中国也有一个培养了众多高官的顶尖大学,那里一句著名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如出一辙。所以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要经过如此魔鬼训练的预科,要经过如此严格残酷的竞试。而且新生一入校,马上就是军训,真正意义上的军训。第一周在学校,新生没有宿舍。他们分成小队,夜里就以小队为单位,在校园里随便找个地方,停车场,屋檐下,操场上等等,就地睡觉。很可能半夜被叫醒,继续新的活动。新生们平均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非常忙非常累。这就算从野蛮其体魄开始吧。一星期以后全体新生到法国中央高原的军训基地,训练一个月。这是异常坚苦的一段生活。可不是一般的出操走正步,是真正的军事训练科目。穿越障碍,下河泅渡,彻夜拉练,野外生存等等,当然也包括格斗技击,实弹打靶等。强度很高,体力精力消耗巨大,对意志毅力有突出的要求。一个月军训之后,学生们要去军队系统内,或者和军队系统有关系的一些部门,参加社会实习。实习之前在各个相关军种的军官学校培训,比如陆军著名的圣西尔军校,海军指挥学校等等。实习单位各色各样,伞兵部队,机场地勤,远洋战舰,外籍军团,装甲部队、、、或者新兵训练营,武警,消防队,军队子弟学校等等。四百来个新生,到这些单位去实习直到第二年的三月底。这期间,他们可以接触到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再接触到的人。社会实习回来再继续进一步的学习。

从某种角度看,这些年轻人已经经过了废寝忘食刻苦用功的大学一二年级(预科),通过了最严格苛刻的智力知识测试选拔,继续学业所必需的智商水平和知识积累已经没有问题了。而强健的身体,国家正统的价值观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对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同伴们的故事

在X,儿子并不孤单,有不少同伴同学朋友,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书写一笔。

两年预科,大部分时间在疫情中渡过,或者封城禁足,或者口罩,同学之间的了解交流受到很大影响。尽管如此,儿子在博学学舍里还是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天一起上下学,一起吃饭聊聊天,但是,他们也真是没有闲暇的时间,聊天只能在吃晚饭以后,大约20分钟。然后马上会有人说,哎呀,今天不能再聊了,还得去回去做作业,还得回去干活。一直紧绷着一根弦儿。

学舍同学T,巴黎南郊某高中毕业,刚到L预科的时候, 40人的班里考试排名倒数5名以内,两年中发奋追超,最后进入前三,高分考入X,在ULM也名列前茅。L校预科一直有个反反复复被证实的说法,最后一名进去的永远不会最后一名出来。逆袭的事情太平常,每天都在上演。儿子也类似,进去25名,出来第5名上下。

学舍同学B,父母外派到香港工作,在香港的法国高中毕业后来到L预科。两年疫情几乎一个人在法国奋斗,不说他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就是那些五花八门的法国行政手续,小伙子自己能对付下来,不能不让我赞叹佩服。曾经听过一个父母在上海的华二代女孩说,为了注册社会保险,花了大把精力,那些文件说明,堆砌一堆专有名词。她说每一个字都懂,连起来就是看不明白。没有父母陪伴的这两个孩子,一个X,一个ULM。

这一年,儿子高中的同学朋友们考得不错。平常年份,每个年级能有5个人进入X,而今年有8个,包括一个本校预科班的。

高二的时候,有三门高中毕业业士考试,法语笔试口试,还有一个团队综合作业。儿子和BA以及N同学组成团队完成了综合作业,得到满分20分。三个同学,两年后都考到了X。

N同学就是那位百米0分的考生。他在巴黎有名的私校S念的预科。这个孩子初中时就誓言要考入X,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记得我儿子当时还不懂什么是X。百米考试0分后,他对我儿子说,我一定要考X,如果一年考不进,就再来一年。1000米拼了个5分,避免了直接被淘汰的命运。

BA同学中学成绩就非常好,数学水平很高。他的家庭也有点意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孩子们住在一起。这在法国的今天已经很不常见了。他的哥哥也是L校预科,复读一年,第三年考入X。在预科阶段,爷爷决定,这个小孙子社会能力不强,因此仍然住在家里。从他家到L校,公共交通大约要40分钟。他来回来去的跑,尽管很多时候爷爷接送,路上还是要花很多的时间。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么浪费时间不能接受。但是他们家就是认为这个孩子,不适合自己住在外面。在高中阶段,家里管得非常严,不让BA出来玩。同学之间的晚会聚餐,他都不参加。就是这样一个我们认为很封闭的家庭,把两个孩子送到了X。和我儿子一样,BA也参加了四个高师的口试,他交考的小论文,据说封面和他哥哥上一年的论文封面用了同样的图案,因此被认为作弊嫌疑,所有四个高师的成绩全部取消,全部0分,花这么大力气白考。但是这个决定并不影响他被X录取,因为这个小论文与X没有关系,谢天谢地。

小学同学O,初中的时候我儿子去了私校,O去了我们这儿最好的公立初中。高中的时候家里费了很大力气,把他转到了私校。初中时,他是全校第一,高中来私校在班里排名十名左右,高三有进步,大概班里排第五名。报名预科那会儿,一开始,他说被巴黎私校S录取了经济科,并不满意。等了很长时间,最后才等到巴黎西郊有名的H预科的物理化学专业。那年高中业士BAC的成绩,要七月份才出来。预科的录取5月下旬就开始了,因此BAC成绩对预科录取没有意义。成绩好的学生,考BAC之前已经知道自己的去向,没有动力去考试。不少同学早早开始放假狂欢的节奏,天天玩乐。O同学出乎大家的意料,以平均19. 61的高分排在全年级的第二。他们这一个年级有七八个理科班,O在自己的班平常是第五名。从这个BAC成绩就看出这个孩子非常努力,有动力有志向有主见。那天在Centrale两个口试的间隔等待时,儿子碰到了O,互相询问考试情况,两人都觉得自己在X的录取分数线上下,有戏又不肯定。当时O告诉我儿子,他渴望去X,如果考不上,要复读一年。在年初的一次化学实验时,他吸入了一种有害气体,引起肺气肿,做了个微创手术。但第一次手术不成功,又做了第二次手术,结果在床上躺了五个星期养病。这当然非常影响考试。他就觉得如果今年考不上,就是因为这次事故的缘故。所以很坚定,说如果落榜就再来一年。最后他如愿被X录取。

儿子刚到博学学舍的时候,意外发现他隔壁房间的邻居L是我们一个好朋友的侄子。儿子小时候在这个朋友家里的聚会上,一起玩过的一班孩子中间就有L。L同学当时在巴黎著名的H预科,数学物理专业。一年以后,他的成绩在H学校不能进入星号班(快班)。在这些有名的预科学校里,第二年不进星号班,基本上意味着考X就没戏了。L同学不服气,转校,去了临近的SL预科的星号班。在这个时刻,应该说他的成绩离要去X还是有距离的。第二年预科,实际上过得很快。圣诞新年假期结束,四月份的竞试似乎马上就在眼前。可还是不断有新的学习内容,还要复习,大堆大堆的功课是永远做不完的。我们见到L的奶奶,据老人说,L同学的心目中,除了X别的都不想去。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没有为什么。结果半年发愤,L同学终于如愿以偿,被X录取。

20郎当岁,正是朝气蓬勃的年华。他们高起点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祝他们好运。
(作者金庄,毕业于中国顶级大学,来法定居三十多年,从事IT工作。)


* 本文系原创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若欲转载,联系作者本人,或者编辑 zhu.yuanf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