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羽菲
这是一个没有灯光的雨夜,傍晚的狂风暴雨扫荡过后,留下的一个没有灯光的淅淅沥沥的夜晚。天没有尽黑,薄薄的一层乌云在暗白色的天空中缓缓流动,村子似乎穿越回了一千年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那个年代。
断电的瞬间,一切电子产品的声音骤然消匿,没有了电视,也没有了网络,人心突然感到不适,但仅仅几分钟之后,我便感受起断电的好处来。
借着微弱的天光,我拿起了著名散文家傅菲老师的散文集《故物永生》随手翻阅,整本书收集了二十六篇有关乡村风土故物的散文,配以朴质的黑白素描画,将乡村的生活景致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由于天色已不早,我挑看了《木箱》,《白蓝衫》,《粥》,《米语》,《糖》和《灯光》等篇章,乡间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质朴,却透着生命与生活的本真。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异乡的村落小屋门前,细细体会着涓涓细语里所描绘的遥远的乡村意境,感觉独特而奇妙。
傅菲老师是一位深刻的乡村书写者,在他笔下的乡村,不是虚构诗化的意象,而是深刻的生活体验。从乡村走出来,又回归到乡村去,只有经历深刻的生活体验,才可能真正懂得乡村生活的疾苦和村民们的隐痛所在,在涓涓细流的描述中,将乡村的景致,村人,村事融为一体,将读者带入一种真实的散文意境中去,强烈的画面感使得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似乎就摆在我们面前。
非常喜欢傅菲老师的文字,行云流水般舒畅,娟丽而不过于华丽,对于事物的描写,事件的洞察细微而充沛着自己的感情与气息。
《粥》和《米语》篇中,描绘了南方人最熟悉不过的,简直说得上是赖以生存的食物——大米,以及由大米所熬成的粥品,这深深地牵动了我儿时的记忆。我于八十年代出生于南方的乡镇,父亲是一名乡镇高中教师,母亲负责管理学校的米仓,因此也是与米结下了不浅的缘分。
在那物资不是特别丰富的年代,粥是我们常见的口粮,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喝粥,大人们嘴里常念叨着:盐拌粥,肥嘟嘟。然而,在我们家里,鸡蛋粥,瘦肉粥,虾仁蟹肉粥也常喝,鸡蛋是自家养的土鸡蛋,瘦肉是每逢圩日,父母骑着自行车到镇上买来的鲜肉,干虾仁和干蟹肉则是到北海看望外公外婆时带回来的。虽然熬制的过程不如砂锅粥般讲究,但是父母的爱意却饱含在这一粥一米之间。
母亲所管理的米仓,是我们玩耍的宝地,因为父亲要授课,我和弟弟不上学的时候只能跟着母亲在米仓附近玩耍。捉迷藏,这里有很多藏身之处,仓库里的大米,捧起来,从指间滑下,与玩沙子差不多。乡镇的学生与城市不同,自家所产的大米,可以带到学校,卖给米仓换饭票。母亲将大米过称,登记,折算成饭票交给学生,学生可凭饭票到食堂打饭菜。就在这样贴近乡土的贫瘠镇中学里,父亲竟教出了省状元和全省第三名,创造了从未有过的奇迹。
糖对儿童来说,是充满了魔力的东西。制糖师的日常,首次从《糖》这一篇章里洞见。小时候,会有骑自行车走街窜巷的卖糖人,卖的是土语里称作“糖胶”的东西。南方盛产甘蔗,蔗糖煮浆,冷却并经反复甩打制成有韧性的”糖胶”,打好的糖胶拉成条状,卖时用剪刀剪成小段。我们极少有零花钱,为了吃上“糖胶”,我和弟弟搜刮完家里的牙膏壳,旧塑料鞋卖给收废品的人,得到少许钱去买“糖胶”。有一次,弟弟嘴太馋,把新鞋子也拿去卖掉,买了“糖胶”,父亲知道后气得给他掌了屁股。这件事,直至我们长大,都是家里的笑料。
盛产甘蔗的地方必有糖厂,小学的时候,学校附近的糖厂是镇里的主要工业,学校曾组织参观糖厂,这里对孩子们来说,简直是个天堂般的存在。由于年代已经久远,不太记得蔗糖制作的流程了,只是隐约记得压榨出的甘蔗汁,被制造成了精细程度不同的好几种糖,参观的孩子们可以品尝各种不同的糖,那甜滋滋的快乐滋味,像是印刻在脑子里一般,每每回忆起来,连空气里都充盈了甜甜的味道。
木箱是我不太熟悉的物件,也许是由于风俗的不同,又或许是因为年代的更替,通过《木箱》一文,不仅了解到江西乡村出嫁为女儿打木箱的习俗,还从中体会到了傅菲老师当年求学的艰苦岁月,以及折射出了八十年代乡村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种种不易。
临近晚上九点半,天渐黑下来,合上书,凉风和着细雨,飘落屋檐。此时,在中国,是盛夏,在法国,却夜凉如秋。裹个毯子,坐在屋廊下面,听风,听雨,还有院子深处的虫鸣。遥想着傅菲老师书中描摹的乡村景致,似是与他隔空对话。
雨渐小,虫鸣愈烈,寒气渐重,蛙声四起,此时天已迅速黑下来,模糊了与乌云的边界,灰蒙蒙的一片,远处的山与树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对面山上的屋里,有飘忽的光影,似是昏黄烛光。又或者是,一盏古旧的洋油灯在燃烧,跳跃。邻居家的猫,越过树篱,慵懒的走在我家院子的平台上,这个夜晚的世界,是它自由的领地。
草地上插着的一排太阳能灯,白炽的光点缀着漆黑一片的草地,也辉映了没有星星的夜空。
这个没有电灯的夜晚,寂静,安然,仿若千年以前的世界。傅菲老师,在万里以外的乡村世界里,你好吗?
本文发表于《高原文学》2019年总第1期,标志着西南联大遗刊的复刊。
同一作者的其它作品
[塞纳丽人行- n°57]
- 登录 发表评论
- 374 次阅读